笔趣阁

话本小说网>[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 239 章(第2页)

第 239 章(第2页)

哦,不对,是改善伙食。

如果寄来的特产都好好的,他们连着吃三天也吃不完,不过想想现在的运输条件,能挑出来那么多能下锅的已经算运气好。

要是盛夏的时候寄特产,唔,大热天的不适合寄特产。

天气越来越热,等冬天到了他再回礼。

苏大厨去厨房将大点的那口锅端给狄元帅,顺便说他接下来俩月可能还要在转运司忙,经略司的军务就继续麻烦元帅了。

狄青:……

就知道每一口汤都不是白喝的。

狄元帅深吸一口气,看在美食的面子上,原谅他。

苏大厨亲自炖的排骨春笋海鲜汤味道很不错,他家和隔壁白五爷这家上上下下都赞不绝口,狄元帅全家也都给了好评。

有三五不时的贿赂

在(),??げ譎??絙?繢???豔絶鑎???

??????()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实在是最近太忙了,连任劳任怨的小姚同学都受不了找借口跑他爹姚将军那儿避难了,可见活儿多到什么程度。

姚古干不来转运司的活儿可以临阵脱逃他不行,他敢临阵脱逃冯京就能立刻把他之前想要实施的农业扶贫补助全废掉。

就这么残忍,一点后路都不给他留。

确定了,官家派冯大人到西北不光因为他会赚钱,还因为他能狠下心压榨下属。

苏机宜将原本属于他的军务全部推给狄大元帅,马上就是五月,他吩咐农人将最新一批的棉花种下后就去忙青苗贷换成扶贫补助的事情。

朝廷重视西北,官家也时刻盯着西北的情况,军务政务送去京城能迅速得到回复,次次都是加急,驿站的车马比战时还要忙碌。

冯京是个能不干活就不干活的转运使,只要把手头的活儿都分给能干活的下属,他就是个优秀的一方主官。

干活没意思,监督下属干活才有意思。

转运司的官员们:……

要不是顶头上司惹不起,他们非得群起而造反不可。

人不能,至少不应该。

世上怎会有如此离谱之人?

偏偏冯大人对工作量掐的特别准,连干活速度都估的大差不差,不会让底下人太累,也不会让他们太轻松,就保持在累不死的状态卷生卷死。

苏机宜和转运司上下含泪干活,一边干一边骂顶头上司丧心病狂。

光明正大的骂。

反正冯大人听见也不会把他们赶回家。

集体忙碌和一个人忙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比一个人忙好受很多,每天晚上看着处理完的公务账目都有种自豪感。

青苗贷是贷款,扶贫补助是发钱,只要各级官员不中饱私囊,这个活儿比推行青苗更省心。

奈何指望官员全部清正廉洁根本不可能,有京兆府新成立的六扇门派出探子深入民间打探情报也不行。

财帛动人心,白花花的银子在面前摆着,把持不住想动歪心思的人太多,只能尽量用杀鸡儆猴的法子让他们不敢动小心思。

贪的多的拉出来砍了,其他只要藏的够严实衙门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当看不见。

毕竟转运司衙门也不是全都干净。

看看今年推行下去是什么情况,如果民间反馈不错,其他和陕西情况类似的地方也能这么干。

冯京本来对小年轻的扶贫计划不抱希望,他年纪大阅历深,很清楚人性是什么样。

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一心为民,只要一百个官员里有一个心存恶念,政策推行到民间都会变样。

朝廷年年花钱赈灾,真正用到赈灾上的银钱有十分之一都是经手的官员心怀天下不忍百姓忍饥挨饿家破人亡。

用扶贫来取代青苗钱,最后大概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对,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

()回。

苏景殊不这么想,他觉得只要一百个官员里有一半能踏踏实实将政策推行下去就能保证绝大部分的百姓获益,剩下那一半不老实的可以重刑威慑,实在威慑不了的就拉出来以儆效尤,这样即便最后官员里依旧有少数不安分的人也没法再对政策造成太大影响。

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情,冯大人把要求放低一点就会发现其实西北的情况也还行。

西北基层很大一部分官员都是性子直不善交际被打发到这里来的,只要能狠下心铲除挡在路上的地头蛇,其他就都不是问题。

自信点,往好处想,什么都往最坏的情况想压力太大,他们又不是打仗,实在不行就从头再来,反正后面有官家给他们撑腰。

冯京:……

苏大人,官家知道你是这么想的吗?

年轻就是好啊。

……

天气回暖,在青唐城修整了一整个冬天的商队整装待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